劇情簡介
![原始碼](/img/7/c86/nBnauM3XwYDN5MTM3IDNzIjM0QTM5kjM5ADMxADMwAzMxAzLyQ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.jpg)
柯爾特意識到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證明真相。他沖向洗手間,直愣愣地盯著裡面的鏡子,出現在鏡子裡的人,是一個身著呢子大衣、藍色襯衫,眼中帶著幾分驚恐的中年男子。不是他自己,至少不是他印象中的自己。還沒等他驚魂落定,一股強大的爆炸氣流襲來,整列列車在烈火中被炸成碎片。猛然睜開雙眼,柯爾特驚疑地看著四周,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獨立的空間裡,穿著本就屬於他的軍服。
“歡迎回來,柯爾特上尉。”一個溫和的女聲在他耳畔響起。緊接著,是一個冷靜的男聲。原來柯爾特被選中執行一項特殊任務,這任務隸屬於一個名叫“原始碼”(SourceCode)的政府實驗項目。在科學家的監控下,利用特殊儀器,柯爾特可以反覆“穿越”到一名在列車爆炸案中遇害的死者身體裡,但每次只能回到爆炸前最後的8分鐘,也就是這一天清晨的7點40分。理論上,“原始碼”並不是時光機器,“回到”過去的柯爾特無法改變歷史,也並不能阻止爆炸發生。之所以大費周折讓受過軍方專業訓練的柯爾特“身臨其境”,是因為製造這起爆炸的兇手宣稱將於6小時後在芝加哥市中心製造另一次更大規模的恐怖行動。為了避免上百萬人喪生,柯爾特不得不爭分奪秒,在“原始碼”中一次次地“穿越”收集線索,在這爆炸前最後的“8分鐘”里尋找到元兇。
演職員表
演員表
![原始碼](/img/4/a49/nBnauM3XxEzN2gjN3MDNzIjM0QTM5kjM5ADMxADMwAzMxAzLzQ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.jpg)
米歇爾·莫娜漢
維拉·法米加
傑弗里·懷特
麥可·阿登
凱斯·安瓦
羅素·彼得斯
職員表
製作人:馬克·戈登、菲利普·魯斯勒、喬丹·永利
導演:鄧肯·瓊斯
副導演(助理):巴克·迪奇曼、巴斯·莫厄特
編劇:本·雷普利
攝影:唐·伯吉斯
剪輯:保羅·赫希
藝術指導:巴里·朱塞德
美術設計:皮埃爾·佩羅
服裝設計:蕾妮·愛普勒
視覺特效:路易·莫蘭、埃里克·諾爾比、韋恩·布林頓、塞巴斯蒂安·莫羅
布景師:蘇珊娜·克盧捷
角色介紹
![原始碼](/img/4/682/nBnauM3X0gTMxITM5MDNzIjM0QTM5kjM5ADMxADMwAzMxAzLzQ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.jpg)
演員傑克·吉倫哈爾
美軍上尉,男一號。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上尉,一次又一次出現在神秘的高速列車上,身份一度變成一位名叫肖恩的歷史教師,而列車也一次次地神秘爆炸。
克里斯蒂娜
演員米歇爾·莫娜漢
肖恩的朋友,女主角之一,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,坐在科特·史蒂文斯身邊與之談話的神秘女子。
古德溫
演員維拉·法米加
與封閉在太空艙里的科特·史蒂文斯進行視頻、文字的單向對話並要求他報告列車上情況的女軍官,女主角之一,電影裡有大量她和史蒂文斯的對話。
幕後花絮
托弗·戈瑞斯原本是影片的主演。
影片大部分在加拿大蒙特婁取景拍攝。少量的鏡頭在芝加哥拍攝。
影片在芝加哥的千禧公園取景拍攝,這也是芝加哥最大的城市花園。
影片只用了兩個月時間便拍攝完成,從2010年的3月1日到4月29日。
影片原定的作曲是克林特·曼塞爾,他曾經給鄧肯·瓊斯的處女作《月球》配樂。可是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退出了劇組。
獲獎記錄
年份 名稱 種類類型得獎者
2012年 中央俄亥俄州影評人協會獎 獲獎 最佳原創劇本 本·雷普利
2012年 雨果獎 提名 最佳長戲劇表演 鄧肯·瓊斯、本·雷普利
2012年 美國科幻奇幻小說編劇獎 提名 布拉德伯里獎 鄧肯·瓊斯、本·雷普利
2012年 美國視覺效果工會獎 提名 最佳電影視覺效果 路易斯·莫蘭
幕後製作
主創團隊
![原始碼](/img/b/9e6/nBnauM3X1gzM5QTMwQDNzIjM0QTM5kjM5ADMxADMwAzMxAzL0Q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.jpg)
主題設定
影片的編劇本·雷普利將主題設定在“穿越”的噱和科幻片的外表之下,其主要敘事元素放在炸彈製造懸念的層次上,還採用層出不窮的迷局來製造設給主角的難題;同時精心設定了線索來考驗觀眾的觀影細緻程度。在緊張的劇情的同時,還是設定了愛情元素,成為影片良好的“情緒調節劑”。
票房成績
影片於2011年4月1日在美國本土上映,共在2961家戲院放映,首映當天收入票房500萬美元。影片於2011年8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,上映6天,共放映次數48444場,觀眾人次為1414939人,累計票房收入4300萬人民幣,榮登2011年第35周中國大陸票房榜榜首。
影片評價
北美媒體評價
好評
![原始碼](/img/7/97f/nBnauM3X1IzM2ITN0QDNzIjM0QTM5kjM5ADMxADMwAzMxAzL0Q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.jpg)
《原始碼》用精密和謹慎劇情,給世界傳達了一個,不要忘記土撥鼠菲爾效應和為和平乾杯的信念。(《華盛頓郵報》評)
導演鄧肯·瓊斯的華麗轉身,將生硬的科幻小說,變得動人心弦,未來將有更多讓他大展拳腳的機會。(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》評)
這部以科幻片為背景的驚悚片,起初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,但是影片確實太優秀了,簡直醍醐灌頂。(《舊金山紀事報》評)
一部非常巧妙的科幻驚悚片,對得起觀眾。(《底特律新聞》評)
鄧肯·瓊斯一部快節奏,引人入勝的科幻驚悚片,頗有“土撥鼠菲爾”預報春天的感覺。(《丹佛郵報》評)
在《原始碼》中,思考就是最好的行動,反標準動作片的一部作品。(《紐約時報》評)
《原始碼》一直讓人不解,甚至讓人懷疑,導演、編劇和演員也不根本知道自己在演什麼,但是影片就是這樣讓人慾罷不能。(《波士頓環球報》評)
非常不錯的一部電影作品,偶爾還能加快觀眾的脈搏和心跳。(《紐約每日新聞》評)
差評
情節拐彎抹角,稀奇古怪,偶爾還超出預期,如果沒有傑克·吉倫哈爾等演員的賣力宣傳,該片根本一事無成。(《洛杉磯時報》評)
中國媒體評價
描述平行空間
電影的主題涉及到一個平行空間的理論:世界可能會隨著每個決定和選擇,分化擴散出無限數量的平行世界,對應無限數量的可能的選擇結果,因此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,可能是垂垂老矣或尚未出生,或者索性成為量子力學的發現者本身。(騰訊娛樂評)
挑戰觀眾思維
影片《原始碼》的故事無時不在滲透給觀眾這樣的平行空間理論,但在導演的掌控之下,這個故事讓觀眾充滿好奇與觀看欲,並思考人類的意義。導演鄧肯·瓊斯想利用影片的主題挑戰觀眾的思維,讓觀眾忘記影片中的具體角色,使觀眾鍾情於這樣結構的影片。(騰訊娛樂評)
類型神似前作
影片《原始碼》與鄧肯·瓊斯的前作《月球》類型相似,都以創意取勝、以實打實的創意和想像力來征服觀眾,但卻不是空乏其神,能從中明顯感覺到鄧肯·瓊斯那強烈的表達欲望。影片都上升到了生命倫理的高度,而且無一不是個體憑一己之力對抗官方,企圖衝破生命的謊言和束縛。觀眾能明顯感覺到一種銳利的才華和不安份的激情,就如搖滾歌手在舞台上用嘶吼來宣洩對生命的迷惘和拷問。(搜狐娛樂評)